一、为什么RIG需要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使用?
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RIG或EIG)需要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是因为:1.狂犬病病毒刚进入机体后较长的时间停留于伤口部位,并不进入外周血循环系统;2.由于免疫球蛋白是大分子的生物制品,经肌肉注射后在局部分布、扩散和吸收的速度相较于小分子药物要慢许久,有研究表明经局部浸润注射4小时后至少有50%、24小时后至少有30%的免疫球蛋白仍滞留在注射部位,而进入血液循环中的非常少。因此,暴露后免疫球蛋白最有效的使用方法是局部浸润注射,可以较长时间对残留于伤口部位的病毒发挥中和效用,阻止进入神经组织防止狂犬病的发生。
二、WHO《狂犬病疫苗立场文件(2018版)》为什么说剩余的RIG在远离伤口的部位使用是浪费?
因为免疫球蛋白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后在局部停留时间很长,不易扩散且极少进入血液循环。那么将伤口周围浸润注射后尚有剩余的免疫球蛋白注射到远处肌肉,同样只能停留在该注射的局部而不扩散进入血液循环,更不能对咬伤伤口部位的残余病毒起到任何中和作用。因此,将剩余的免疫球蛋白注射到远处肌肉也就是浪费。故WHO 《狂犬病疫苗立场文件(2018版)》不再建议将剩余的免疫球蛋白做远处肌肉注射,只要能满足局部浸润注射就可以了。
三、如果RIG不够可以稀释多少倍?
当伤口多/大/严重时,按最大剂量20IU/40IU/kg计算总剂量的免疫球蛋白,可以稀释多少倍?我国免疫球蛋白的使用说明书、《狂犬病暴露后处置规范(2009版)》以及《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均未作出明确规定。当前只有法国巴斯德公司的马免疫球蛋白使用说明书明确可以将其稀释2-3倍后再行浸润注射。另有研究资料显示,按20IU/kg(人源)、40IU/kg(马源)的剂量稀释8倍做小鼠体内模拟实验仍然可以中和103LD50 的狂犬病病毒CVS株[1],可以作为临床使用参考。
除此以外,当伤口多/大/严重的情况,需要将免疫球蛋白稀释使用时,更应对伤口彻底清洗/冲洗,将病毒残留量降到最小,尽可能提高抗体:病毒量值比,使稀释后的抗体仍然能中和残留的病毒即可达到防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