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以下简称脊灰)是由脊灰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人是已知脊灰病毒的唯一宿主。人体感染脊灰病毒后,约有90%的感染者表现为无症状,只有约1%的病例可出现发热、咽痛、乏力或恶心、腹泻等类似感冒样症状;仅有少数感染者,在病毒侵犯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后,导致肌肉特别是肢体肌肉发生不对称迟缓性麻痹,并留下瘫痪后遗症。
(一)流行病学
1.传染源 脊灰的传染源为病人、隐性感染者和病毒携带者。由于病毒携带者、无症状的隐性感染者和无麻痹型患者不易被发现,因此在传播该病上起重要作用。本病的潜伏期为3-35天,一般为7-14天。患者自潜伏期末至发病后3-4周都有传染性,发病后1-2周排毒率最高,退热后传染性减少。病毒主要存在于患者的脊髓和脑部,在鼻咽部、肠道黏膜与淋巴结内亦可查到。
2.传播途径 感染者一般通过大便排出病毒,数量多且持续时间长,可达数周至数月;粪-口途径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在发病的早期咽部排毒可经飞沫传播。
3.易感人群 人对脊灰病毒普遍易感,<4 月龄婴儿有来自母体的抗体,故很少发病,以后发病率逐级增高,至5岁后又降低。感染后能产生对同型病毒的持久免疫力。
(二)脊灰目前的流行特征
1.本土有脊灰流行的国家逐渐减少 1988年WHO开始在全球开展消灭脊灰活动后,全球消灭脊灰工作取得很大进展,目前仅在少数国家仍有脊灰野病毒传播。我国已于2000年实现无脊灰区目标,进入到消灭该病的后期阶段。
2.输入性脊灰野病毒病例的威胁依然存在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人口流动频繁,脊灰野病毒可以远距离传播,在无脊灰的国家输入性脊灰野病毒病例已成为当前脊灰的主要传播方式。
3.免疫空白可造成脊灰野病毒的重新传播 在免疫空白地区,人群免疫水平低下,一旦病毒侵入,易引起流行。
(三)防治措施
目前,在治疗上尚无特效药物,因而脊灰的控制策略主要在预防。而其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
预防接种是保护易感人群的有效措施。我国目前采用脊灰减毒活疫苗(OPV)作为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于2月、3月、4月龄接种3剂,4岁时加强免疫1剂。
(四)我国的现状
在各级政府的领导和社会各部门的支持下,经过广大卫生人员的艰苦努力,通过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加强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流行病与实验室监测、开展国家强化免疫日活动等,我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是,我国计划免疫和消灭脊灰工作发展不平衡,存在着许多薄弱地区和薄弱环节;部分卫生行政管理和计划免疫专业人员对消灭脊灰工作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认识不足,产生了盲目乐观、麻痹松懈思想或厌战情绪,一些地方措施落实不到位,工作不扎实,计划免疫工作出现滑坡现象。这些不利因素都严重影响着无脊灰状态成果的巩固。因此,我国维持无脊灰状态所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任务仍十分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