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艾滋病,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一种不能治愈的疾病,目前也没有可用的疫苗。尽管自1978年在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感染者以来,国内外投入了大量的经费,进行了多年的研究,艾滋病仍然像癌症一样难以被攻克。因此,对艾滋病的科学研究从未停止过,每年都有大量研究人员,包括在读研究生,新加入到攻克艾滋病的科研队伍中。刚踏入艾滋病研究领域的工作人员,往往会担心在实验过程中不小心被感染。那么,从事艾滋病研究工作会有感染风险吗?
我们知道艾滋病毒可以通过血液、性接触、母婴三个途径传播。对于研究人员来说,最大的感染风险来自于血液传播。研究人员在标本采集、标本处理、实验操作和卫生清洁过程中可能会由于操作不慎被带有艾滋病毒的锐器刺伤或划伤而被感染。此外,当含有大量艾滋病毒的血液或体液样本不小心喷溅到黏膜上,也可能导致感染。
尽管在艾滋病研究工作中,意外事件的发生不可避免。但是通过采取适当的生物安全防护措施,感染艾滋病的风险会大大降低。那么,艾滋病研究人员应该如何做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感染风险呢?
1. 接受生物安全培训
首先,从事艾滋病研究工作的新上岗人员要接受生物安全培训。通过培训了解研究工作中可能出现感染风险的实验操作,并加以避免,比如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的利器盒,或使用具有安全防护性能的注射器等,以防刺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并通过培训熟悉实验中发生刺伤等意外情况时应采取的紧急医学处理措施,在培训合格后才能开展工作。
2.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
其次,研究人员在研究过程中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在实验操作中应穿合适的防护服(白大衣或一次性工作服),戴一次性乳胶手套,穿实验室专用的可以覆盖足背的工作鞋。如果样本中含有大量病毒、传染性较大时,应戴双层手套进行操作。为了减少液体样本发生意外喷溅的感染风险,应戴防护眼镜。另外,还需戴口罩、帽子等个人防护装备。进实验室工作前还需要注意摘除手上的首饰,修剪长的带刺的指甲,以免刺破手套。遇有手部皮肤有开放性伤口或其他不适于工作的情况,应暂停工作。
3.在适当生物安全级别的实验室中进行研究
按照2006年原国家卫生部发布的《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我国将艾滋病毒列为生物危害二级的病原微生物。灭活材料的操作在生物安全一级实验室进行,未经培养的感染材料的操作在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进行,涉及大量病毒培养的实验操作在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进行。在不同等级的生物安全实验室都会配置有相应的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环境和防护设备,比如生物安全柜,以保证研究人员的安全。
因此,对于有志于从事艾滋病科学研究的青年研究人员和青年学生而言,充分了解艾滋病实验操作中的感染风险因素,在实验研究过程中严格做好个人防护措施,遵守各项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定,就可以最大程度保护好自身安全、有效避免感染风险。
还在犹豫什么,赶快放下心中的担心和顾虑,加入到攻克艾滋病难题的科研队伍中来吧!
(转自 中国疾控艾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