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引起足部神经、血管发生病变,导致足部供血不足、感觉功能减退,容易发生足部溃烂、迁延不愈,常伴发感染。如果及时发现早期清创或许可以保全病足;如不及时治疗,后期只能截肢。
这场悲剧背后,是我国1.4亿糖尿病患者面临的共同危机——每30秒就有一人因糖尿病足截肢,而90%的截肢本可通过早期干预避免。
一、糖尿病足的致残原因
神经病变:糖尿病引发神经病变,让脚部麻木失去知觉,受伤也难以察觉,容易延误伤口处理。
血管堵塞:高血糖影响血管,致使足部血管堵塞,供血减少,伤口愈合困难,感染风险上升。
感染失控:神经病变与血管堵塞使足部伤口难愈,细菌趁机滋生,48 小时内感染就可能蔓延至骨骼,严重损伤足部功能,从而致残。
二、糖尿病足的表现
脚趾间糜烂(真菌感染温床)
伤口超过1周未愈合(感染前兆)
脚趾变形呈“爪形”(神经损伤标志)
三、预防糖足,以下几点是关键
1、稳住血糖:血糖值要是总坐过山车,脚部伤口就容易导致细菌感染,难以愈合。所以按时吃药、规律监测这些基本功可别落下,最好买个家用血糖仪养成记录习惯。
2、做好足部护理:每天洗脚水温控制在37℃左右,切记不可太烫。擦脚时记得把脚趾缝里的水渍都蘸干,这个潮湿角落最容易藏污纳垢。抹润肤霜也要避开趾缝,推荐用无香型的医学护肤品。
3、选鞋穿袜有门道:建议下午脚胀的时候去买鞋,并在前掌留出一指宽的空间,这样鞋码是最舒适的。每天回家脱鞋后养成检查习惯,重点看脚底和两侧有没有磨红,防止伤口形成。
4、科学运动:推荐晚饭后快走30分钟,既能降餐后血糖又能促进足部循环。运动前记得换上专业跑鞋,要是发现脚部发麻发凉千万别硬撑,及时找医生做神经传导检查。
最后提醒大家,发现脚部伤口别用碘伏乱擦,马上去糖尿病专科处理。记住咱们的防护口诀:"血糖平稳是根基,每日检查不松懈,专业护理要及时"。做好这些,让咱们的双脚稳稳当当走更远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