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防治知识
1什么是流行性出血热?其流行概况如何?
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发热、出血,并伴随循环衰竭。根据肾脏损害,分为肾脏综合征出血热和无肾脏综合征出血热两大类。出血热以鼠类为传染源,是出血热类疾病中唯一伴有肾脏病变的肾脏综合征出血热。
在我国,出血热分布极为广泛,除新疆出血热属无肾综合征出血热外,其余30个省市区报道的病例均属肾综合征出血热。根据疫情报告,全国发病人数和病死人数不断上升,50年代有7个省区发病3000余例;60年代有21个省区发病20000多例;70年代有24个省区发病140000多例;1980-1983年逐渐波及27个省区,发病高达210000多例,到1984年以后发病已逐步下降,从1990年开始全国疫情又有回升苗头,这种病严重威胁病区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对工农业生产和四化建设带来不利影响。临沂市曾是全国和全省流行性出血热的重点病区,通过防鼠灭鼠、健康教育、环境治理和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现已达到有效控制。流行性出血热是山东省重点控制的五种传染病之一,对人群的危害十分巨大。
2出血热的预防措施
1)组织措施:加强领导,各级党政部门及领导要重视,亲自抓,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召开会议,制订规划,交流经验,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
2)技术措施:①灭鼠防鼠,是控制本病的主要措施。②在全体人群中接种出血热疫苗,提高人体免疫水平。
3)疫情管理:做好疫点处理,是当前控制本病流行的关键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