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提供的数据,在中国每年有2600万人发生不同程度的烧烫伤,其中30%以上是儿童。 0-5岁儿童烧烫伤占烧烫伤儿童的70%,在烧烫伤儿童中,49%出现残疾,8%终身残疾。烧烫伤已成为儿童后天致残的重要诱因之一。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可能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
一、烧烫伤急救“五步法”,关键时刻能救命
1. 冲:用流动冷水冲烧伤患处,注意水流要缓和,水温15-25℃最佳,持续冲洗至少10分钟。但千万不可以用冰块,容易造成低温冻伤。
2. 脱:上海瑞金医院烧伤科记录显示,约30%的深度烫伤因强行撕扯衣物导致。正确做法是边冲洗边轻柔褪衣,粘连处可用消毒剪刀沿衣物边缘剪开。若暴力撕衣,很有可能导致表皮大面积脱落引发感染。
3. 泡:建议用清洁容器浸泡创面,起到降温效果。
4. 盖:用干净的纱布、保鲜膜等包裹住创面,如果有较大水泡,用消毒后的针头挑破后在进行覆盖,同时切记保留表皮层,这是天然的生物敷料。
5. 送:记住要选择有烧伤专科的医疗机构。
二、这些“土方法”,可能毁掉孩子一生
1:涂抹异物=二次伤害
央视曾报道:山东5岁女童烫伤后涂抹蜂蜜,导致创面糖分超标引发严重感染。除此之外还有牙膏(牙膏中的研磨剂会加深创面)、酱油(酱油中的盐分引发高渗性损伤),紫药水(会掩盖真实伤情)。
2:冰敷降温=雪上加霜
用冰块处理儿童烫伤,会导致创面组织冻伤坏死。低温会破坏微循环,延缓愈合进程。
3:撕扯水泡=打开感染大门
《中华烧伤杂志》研究指出:自行处理水泡的感染率是专业处理的7.8倍。表皮是天然屏障,撕除后真皮层直接暴露。
三、预防比急救更重要
身为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做好风险防控,对于高风险地方如厨房设置儿童安全隔离门,热水壶、汤锅置于桌子内侧以防儿童误触打翻;教导儿童沐浴时遵循"先冷水后热水"原则;定期检查老旧电器线路,防止发生电路失火事故;家中常备无菌烧伤敷料,以备不时之需。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90%的烧烫伤致残案例本可通过正确急救避免。转发这篇科普,或许就能阻止一场悲剧。记住急救热线120,关键时刻请保持冷静,科学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