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沂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风与投诉 >> 行风建设 >> 正文
十年磨一剑 守护家乡健康路 | 记临沂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学历人才 李成伟
2025-06-13   审核人:

李成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2014年6月毕业于武汉大学,同年7月作为临沂市高学历人才引进入职临沂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任病毒检验科副科长,副主任技师。山东预防医学会实验室生物安全分会常务委员,山东预防医学会病原微生物检测分会委员,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合作导师。

临沂市预防医学会卫生检验专业委员,临沂市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专家,临沂市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

秉持热爱,逐梦生命科学的求学历程

李成伟博士在中学时期受谈家桢、汤飞凡等我国著名生物学家的影响,对生命科学心生向往。2005年,他报考青岛大学医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开启逐梦之旅。他秉持求知欲与探索精神,深耕基础课程,构建起扎实的生物学理论体系。2009年,考入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专业硕博连读继续深造,在实验室积极探索,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奖一等奖等、武汉大学优秀研究生、武汉大学优秀毕业生等多项奖项及荣誉称号。

初入疾控,开启守护家乡健康之门

2014年博士毕业之际,他意识到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服务于人民健康的实践,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更高追求。于是他毅然投身家乡临沂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初到实验室,接手的是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也是当时实验室主要工作之一。他迅速投入其中,从样品的采集、处理、检测到结果分析,每一个步骤都严谨细致。特别是遇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迅速开展检测,他深知时间就是健康,早一分钟查明“元凶”,就能早一分钟采取针对性措施,阻止更多人受害。这期间,他也深刻认识到,疾控工作不仅是实验室里的检测,更是一种对公众健康的责任担当。由于在该项工作上的突出表现,先后获得临沂市食品安全先进个人称号、全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岗位技术标兵称号。

战“役”有我,无畏逆行彰显担当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他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完成全市首例新冠阳性病人样本检测。与同在防控一线的妻子携手逆行,舍小家为大家,用行动践行疾控人的责任与担当。那段时间,他在实验里日夜奋战,防护服便是他的“战袍”,每一次进入实验室,都是一场与病毒的“近身搏斗”。核酸提取、体系配置、扩增检测、基因测序……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精准无误,因为检测结果直接关系到疫情防控的决策和患者的救治。面对海量的样本和高强度的工作,他没有丝毫退缩。累了,就在实验室的角落稍作休息;饿了,就匆匆吃一口泡面。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早一分钟出结果,就能早一分钟为疫情防控提供依据。三年疫情期间,他一直工作在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一线,累计检测样本10万余份,多次圆满完成外出支援任务。在此期间获得临沂市优秀医务工作、2020年度临沂市最美家庭称号。

利刃出鞘,做病原检测的尖刀兵

如今,李成伟博士负责多项病原检测工作,包括新冠病毒变异株监测、感染性病毒性腹泻病原检测、猴痘病毒检测,以及登革热、寨卡病毒、黄热病、中东呼吸综合征等输入性传染病病原检测和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出血热等自然疫源性疾病病原检测。在新冠病毒变异株监测方面,通过全基因测序,时刻监测我市新冠病毒感染主要流行变异株情况。面对登革热、猴痘病例时,他迅速响应,对疑似病例样本进行病原检测,第一时间确诊,为疫情防控赢得先机。在病毒性腹泻暴发工作中,快速锁定病原体,同时对可能的污染源进行排查,防止疫情扩散。李成伟博士以其精湛的专业技能和严谨的工作态度,默默守护着公众健康防线。

科研赋能,守护健康初心

在疾控工作中,李成伟博士深知科研的重要性。多年来,他积极参与多项科研项目,针对疾控工作中面临的关键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在病原检测方面,他与同事研究探索的污水中新冠病毒的新检测技术和方法被多家疾控采用,为污水中新冠病毒检测提供了更安全更便捷的方法,获得一致好评。他注重新技术的应用,他和实验室团队成员搭建起二代高通量测序平台,为当时的新冠病毒溯源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后期又与团队搭建了三代测序平台和宏基因组测序平台,进一步提升了中心实验室的病原体的识别能力和未知病源的检测能力。同时,他积极参与学术交流,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青岛大学等高校教授在疾控领域开展合作。他始终坚信,科研与疾控工作相辅相成,只有不断加强科研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公共卫生挑战,守护人民的健康。

传承薪火,展望疾控新征程

十年磨一剑,李成伟博士已从青涩的疾控新兵成长为独当一面的病原检测专家,如今站在新起点,这位“疾控老兵”既有岁月沉淀的从容,也有着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他深知疾控工作责任重大,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未来将继续秉承前辈的优良传统,胸怀大爱、心系百姓,带领团队坚守岗位,攻坚克难,为守护公众健康建立起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

关闭窗口